ONE
作物信息
TWO
試驗目的
龍回紅作為新種植品種,在崇義縣種植面積超300畝。因其種植時間長、無明顯深休眠,科學合理的養分供給對高產優質至關重要。
本試驗旨在探究耕道水溶肥在龍回紅全程營養上的最佳方案,實現集約化管理,降低成本,提高種植利潤。
THERE
試驗思路
了解品種特性:測土確定土壤養分及酸堿性。
制定全程營養方案:根據基地年產量和施肥習慣,制定方案發送種植戶。
選擇樹體與布置試驗點:選擇樹勢中等偏下的結果樹,設置對照,懸掛試驗標簽。
數據記錄與分析:每個處理時期記錄數據指標。
FOUR
試驗產品
FIVE
試驗實施
1. 基本情況
該區域采用密植方式,每席三行,樹體數量一般在49-52株,實際統計為49株。
2. 澆灌計劃
根據時間線安排澆灌工作,澆肥時間從2月至7月,涵蓋從萌芽肥到秋梢肥的各個階段。
3. 萌芽用肥
萌芽肥的施用需結合樹體基本情況。當樹體花芽開始萌動或溫度達到15度以上時,一般在2月中下旬進行。
4. 花謝用肥
廣源高磷產品常用于促進花芽分化,對根系生長也有益。但需注意磷肥用量,過高易導致果皮變薄。龍回紅花量相比同齡紐荷爾較少。
5. 穩果用肥
穩果肥集中在第一次生理落果與第二次生理落果期間施用。此時天氣多小雨,需關注土壤含水量。
6. 壯果用肥
壯果肥在6月下旬左右施用,當地面上新落果減少或基本無落果時即可實施。
7. 秋梢用肥
秋梢肥在7月下旬進行,一般在秋梢前施用。此時需關注果實果徑情況,若果徑偏小,可適當提前施肥。
SIX
植株表現
萌芽肥
促花謝花肥
穩果肥
壯果肥
秋梢肥
轉色后
SEVEN
數據分析
施用促花肥后,處理組花枝梗平均長度(33.47mm)優于對照(30.03mm),且更寬0.46mm。施用萌芽肥后,龍回紅芽長增1.31mm,且3月23日觀察發現其花苞數量多,內堂花苞尤為顯著。
在龍回紅全程營養探索試驗中,5月至10月期間觀察發現,施用穩果肥前后,處理組果徑始終優于對照組,尤其在5月24日至6月19日間差異最大(2.45mm),顯示此階段方案對快速膨果至關重要。
7月因高溫晚夏梢萌動,兩者果徑差距縮小(1.4mm),但處理組仍較大。8月起秋梢出現,膨果放緩,施用磷酸二氫鉀后對照果徑顯著增長,但全程處理組果徑更優且均勻。9月殺梢處理后,膨果速度提升,但部分果實受藥害。
至10月9日,全程區域果實轉色更快,果徑(81.81mm)及均勻度均優于對照(79.05mm)。
觀察龍回紅6-8年樹葉片鉀離子變化曲線,發現鉀離子含量呈下降趨勢。與此同時,果實果徑變化顯示膨果速度較快。
分析龍回紅6-8年樹葉片硝酸根離子圖表,處理組與對照組的硝酸根離子均呈上升趨勢。實地觀察發現,全程區域與對照區域均有夏梢抽出。
在平均單果重量和可溶性固形物方面,全程組的植株表現優于對照組;而在可滴定酸和糖酸比上,對照組則更具優勢。
EIGHT
結論分析
在龍回紅全年營養試驗項目中,我們得出以下結論:
(1)從成本效益角度分析:處理組的植株全年僅需實施5次肥料,相比對照組(不含人工挖穴或撒施等額外成本),肥料實施次數更少,成本更為節約。
(2)從植株生長與果實品質角度來看:處理組的夏梢實現了以果控梢的效果,果實果徑普遍高于對照組。此外,處理組的果實轉色速度更快,糖度較對照組高出0.9個單位,且單株果實的均勻度表現更佳。
本次試驗針對崇義縣特有的地理環境及氣候條件,為龍回紅設計了一套高效的全年施肥計劃。不僅實現了成本節約,更在提升果實品質、增強市場適應性方面展現出顯著優勢,為龍回紅的優質高效栽培提供了科學依據和技術支撐,具有較高推廣價值和應用前景。